|
能源转型-未来动力与动力未来2023年初,充满活力的上海车展,给观众留下了豪华电动汽车未来一片无限风光的遐想。这也就有了4月28日,在中国的网络传媒上,居然有一篇给连续成就世界第一的中国燃油汽车和内燃机企业提前“出殡”的文章,汉奸和卖国贼也不过如此吧。 一、能源转型 其实,透过2023年上海车展燃油展车与电动展车的比例,我们还是能看到产业的关注重点,或者说是企业的研究重点。方向、路径、措施、目标、市场定位、应用场景的导向等,清清楚楚,一目了然。 近年来,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中央政府通过多渠道释放了国家能源战略的核心。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,坚持先立后破,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;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,推进工业、建筑、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;深入推进能源革命,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,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,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,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,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,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,确保能源安全。 对汽车和内燃机工业而言,一定要准确理解“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”这句话的含义,科学组织实施燃油车和电动汽车协同发展,就不会总处在“捉襟见肘”的状态,以往在发展的道路上,迷茫和无所适从的局面就会成为历史。给提前给燃油车企“出殡”的屁话“出殡”。 二、认识真正的新能源 乙醇(C2H5OH):2021年10月31日,两办联合发文提出,对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加工业发展进行调控。我国乙醇的主要原料是粮食,人不能与土地争粮食。 氨(NH3):完全可再生,制备需要消耗能量,将其作为燃料,我们需要给科学家更多的时间,进入工程化应用后,还要给产业更多的时间。 氢(H2):制氢需要消耗能量。目前还有存储、运输、加注专用装备制造成本过大的挑战;还存在防止氢逃逸密封技术和控制的挑战;还存在安全防范严格要求的挑战。 甲醇(CH3OH):由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,再与二氧化碳资源合成甲醇。甲醇可常温常压液体存储,运输和加注与燃油相同。甲醇既可保持其化学原料的基本属性,又具备低碳清洁燃料的能源优势。 如果内燃机应用上述燃料,我们可以称其为新能源内燃机,如果汽车搭载了新能源内燃机,我们可以称其为新能源汽车。这与将电动汽车称为新能源汽车有本质的区别。 三、未来的动力 未来的动力,内燃机仍然是主导动力。在燃料应用方面,必然从应用(消耗)高碳化石能源向应用低碳可再生能源转变,相互融合的时间会非常久远,切换的时期也会相当漫长。这主要取决于人类对化石能源的可控开采;取决于工程技术人员对内燃机效率提升技术的创新和掌控能力。 以代步为主要功能车辆,选择动力电池、燃料电池,或者与低碳清洁燃料发动机组合为动力模块,将是此类车辆的主要动力。这里没有车辆载客量的区别,选择动力模块唯一的不同,是此类车辆的活动半径,笔者认为,以300公里为车辆活动半径,会是一个关键的选择参数。 以新能源为燃料的甲醇燃料发动机,氢燃料发动机,氨燃料发动机,甲醇燃料电池,氢燃料电池,广谱燃料电池等,在这个时期,会因为可再生燃料的低碳特性,随着区域的规模应用,成本核算趋于市场适应度等因素,而被逐步走向广泛推广。 汽油/柴油/天然气/煤油等化石燃料掺氢燃烧技术的应用,将用于汽油发动机,柴油发动机,天然气发动机等。 化石能源动力和新能源动力与电力协同的混合动力, 将逐步担当主角。 四、动力的未来 动力的未来,一定是电机与内燃机/甲醇燃料电池/氢燃料电池/广谱燃料电池/高能电容等,在组合模式上,在满足应用场景的具体量化上,构成具有耐约束性的组合动力。即化石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协同应用上组合的动力。 另外一种动力模块,就是在现代科学家和后续科学家们持续研究的可控核聚变能源,在实现商品化后,由可控核聚变能源与驱动电机组合的动力模块。这个动力的未来,需要我们给科学家们时间,我们也必须有坚持等待的耐心! 上图是一个真实的,可以给我们带来无限遐想的示例。车辆的中间部分是甲醇在线制氢装置(可根据需要安放氢提纯装置),下方是搁置燃料电池的位置,驾驶室下方是搭载内燃机的位置。现在让我们来组合一下。1、甲醇燃料电池动力。2、甲醇燃料电池+动力电池组合动力。3、氢燃料电池动力。4、氢燃料电池+动力电池组合动力。5、氢燃料发动机动力。6、氢燃料发动机+动力电池组合的混合动力。7、氢燃料发动机+燃料电池组合的混合动力。8、汽油掺烧氢气发动机动力。9、柴油掺烧氢气发动机动力。10、天然气掺烧氢气发动机动力。后面,我们还可以再组合N种动力。这就是笔者认为的动力的未来,是一种依据应用市场所需多元化组合的动力。 五、破解“能源不可能三角”理论成为现实 我们都知道,在开放宏观经济学中,有一个著名的蒙代尔“不可能三角”理论。不可能三角(Impossible trinity)是指在经济社会的财政金融政策目标选择上,面临诸多困境,难以同时获得三个方面的最佳目标。 在金融政策方面,“不可能三角”理论指的是资本自由流动、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不可能同时兼得。 在能源领域,也有一个“不可能三角”理论,指的是能源的清洁、供应稳定和价格低廉三者不可能同时兼顾。 在电力储能方面,同样有一个“不可能三角”理论,即电力大容量长时间存储、存储和释放便捷性、电力价格低廉且可移动,均不可能同时兼得。 面对能源转型,产业升级,实现高质量发展,面对实现“双碳”发展目标的任务要求,寻找低碳、清洁、可再生能源,成为当今人类在能源领域破解上述两个“不可能三角”理论的新挑战。 燃油车和内燃机,国家经济发展需要你们,能源转型,产业升级,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你们,破解“能源不可能三角”理论,需要在你们身上验证。 作者:魏安力 |